三联生活周刊如何(三联生活周刊:一本以“文化”立身的杂志)

点击阅读全文

上世纪90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,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大家突然发现,中国国内似乎还没有一本像《时代》杂志这种,可以影响全世界的报刊。

1995年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创办了《三联生活周刊》(以下简称《三联》)。创刊之初,《三联》的目标,是做新时代的记录者,打造一本属于中国的《时代》周刊。

《三联》的出现,并非是横空出世,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先生创办的《生活周刊》。当初,邹韬奋先生秉持着:

“每星期趁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,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,没有拘束,避免呆板,力求轻松生动,简练,雅洁而早有趣味。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”的初衷。

三联生活周刊如何(三联生活周刊:一本以“文化”立身的杂志)

1995年,是周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。为纪念邹韬奋先生,三联书店在《生活周刊》的基础上,恢复出版了《三联》。作为新时代的报刊,周韬奋先生的创刊宗旨似乎不再这么契合当时的状况。

因此,《三联》除了想打造出一本属于中国的《时代》周刊。还想通过这本杂志,反映新时代、新概念和新潮流。可惜,创新之路,总是充满了曲折。

创刊之初,《三联》采用的是半月刊。首任主编是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正琳,可惜,朱正琳只工作了三个月,便黯然离去。

此后两年多,钱刚、徐又渔、朱学勤和杨浪等当时的知名人士,都曾走马上任担任主编。然而,却没有一个人能待上半年。因此,在这两年间,《三联》一直处在复刊、修刊、上任和辞职的怪圈当中。

三联生活周刊如何(三联生活周刊:一本以“文化”立身的杂志)

一时间,《三联》也落下了“主编杀手”的绰号。在那长达两年时间里,《三联》只正式出版了4期。一时间,三联的人异常困惑:明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事业,为何这么多人在这里折戟?

1997年,朱伟的出现,彻底地改变了《三联》的窘境。朱伟上任以后,对《三联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
此前,《三联》充满了小资情调,离人民群众太远。朱伟到来以后,重新把控方向。从小资到煽情,再到强调厚重的文化内涵。每一步的改革,虽然都充满了一波三折,但是收效巨大。

在众多改革当中,影响最为深远的,莫过于对作者的“放任”。这里的放任,不是胡作非为,而是“有的放矢”。

朱伟上任以后,很长一段时间,都在思考如何培养精英团队上。他曾尝试过依靠专家、知识分子和记者,后来发现都不行。不是这些人的水平不够,而是他们无法将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差异,区分开来。

三联生活周刊如何(三联生活周刊:一本以“文化”立身的杂志)

对于报纸而言,他要求消灭个人化视角。对杂志而言,则需要态度鲜明的个性。

最终,朱伟大胆放权,引导每一位记者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叙述方式。后来,这种写作方式,也成了《三联》的行文风格。至此,《三联》终于确定了属于自己的特色——文化新闻。

“文化新闻”的背后,离不开《三联》的主办单位——三联书店的支持。三联书店所拥有的文化传统,和背靠的文化资源,是其他新闻机构难以比拟的。仅从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,这也是《三联》特有的优势。

三联生活周刊如何(三联生活周刊:一本以“文化”立身的杂志)

自《三联》改革至今,已有20余年。20多年过去了,《三联》依然坚持着用文化讲述故事。以《三联》最近刊登的文章《一到中秋,中国人都化身为李白》为例,极好地描述了文化的内核。

文章起笔于李白“仗剑去国、辞亲远游”,讲述了李白偶遇道教高人司马承祯的故事。初见面,两人一见如故,结成了忘年交。十几年后,当李白再次拜访司马承桢时,却惊悉故人已逝。悲愤之余,李白泼墨写下了《上阳台帖》:

山高水长,物像千万。非有老笔,清壮可穷。

短短16个字,成为了后世文人雅士,津津乐道,并无限推崇的传世之作。其中,后世的文人雅士之中,又以宋徽宗为首。他对《上阳台帖》的喜爱程度,不亚于任何后来者。

三联生活周刊如何(三联生活周刊:一本以“文化”立身的杂志)

千年以后,《上阳台帖》化身一壶酒,以质朴典雅之风,将李白到宋徽宗的远古诗意,都藏于酒中。

从《上阳台帖》,道上阳台酒,看似毫不相关,实则是文化的传承。而这一巧妙的共同点,都被《三联生活周刊》,用属于文化人的目光,紧紧抓住,细细品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上一篇 2022年12月8日 am8:32
下一篇 2022年12月8日 am8:54